Home
Login Register
User Research/Opinions   

* * * * * * * * SAGE PARADIGMA * * * * * * * *

 Post Reply 1-20 of 27
 
warrenbegger
    20-May-2011 22:44  
Contact    Quote!
And, Feng Zi and Da Bian Zi too :)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20-May-2011 10:43) Posted:

thanks a lot

Sporeguy      ( Date: 16-May-2011 10:06) Posted:



Hei, you missed Han Fei Zi (legalism), Mo Zi (compassion)
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1:06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  六 子 全 书 之 扬 子   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

 

六 子 全 书 之 庄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  六 子 全 书 之 老 子  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20-May-2011 10:48) Posted:



六 子 全 书 之 列 子

book.kongfz.com
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57  
Contact    Quote!
http://ishare.iask.sina.com.cn/f/5001657.html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20-May-2011 10:55) Posted:

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



《 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》 介 绍 了 : 荀 子 是 战 国 末 叶 著 名 的 思 想 家 、 文 学 家 , 也 是 先 秦 儒 家 思 想 的 集 大 成 者 。 他 与 孔 子 、 孟 子 一 起 , 被 称 为 是 先 秦 儒 学 最 重 要 的 三 个 人 物 。 荀 子 思 想 综 合 了 战 国 道 家 、 墨 家 、 名 家 、 法 家 诸 家 的 成 分 , 而 对 儒 学 做 了 创 造 性 的 发 展 ; 其 中 特 别 重 要 的 是 他 关 于 人 性 、 礼 法 、 人 的 地 位 、 名 实 关 系 的 学 说 , 这 一 学 说 构 成 他 的 整 个 思 想 体 系 的 基 础 。 其 思 想 资 料 主 要 保 存 在 《 荀 子 》 一 书 中 。

清 人 王 先 谦 《 荀 子 集 解 》 为 底 本 , 在 注 释 翻 译 过 程 中 , 参 考 了 前 人 和 时 贤 的 大 量 集 解 注 释 及 翻 译 的 著 作 , 由 于 体 例 的 限 制 , 恕 不 一 一 注 明 。 苟 子 其 书 , 错 讹 难 解 之 处 颇 多 , 脱 误 不 可 读 处 时 或 有 之 , 《 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》 在 注 释 和 翻 译 过 程 中 , 参 阅 、 斟 酌 了 诸 家 之 说 , 尽 量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, 个 别 窒 碍 难 通 之 处 , 不 敢 强 解 , 则 阙 如 。 《 王 制 》 篇 由 张 玉 亮 执 笔 , 由 我 修 改 润 色 。 笔 者 学 力 有 限 , 在 注 释 和 翻 译 方 面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出 现 不 当 或 错 讹 之 处 , 凡 此 , 尚 祈 读 者 批 评 指 正 。

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相 关 电 子 书 籍 下 载 (ebooks)由 网 友 自 发 共 享



http://www.ebookcn.com/book/156262

 
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55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



《 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》 介 绍 了 : 荀 子 是 战 国 末 叶 著 名 的 思 想 家 、 文 学 家 , 也 是 先 秦 儒 家 思 想 的 集 大 成 者 。 他 与 孔 子 、 孟 子 一 起 , 被 称 为 是 先 秦 儒 学 最 重 要 的 三 个 人 物 。 荀 子 思 想 综 合 了 战 国 道 家 、 墨 家 、 名 家 、 法 家 诸 家 的 成 分 , 而 对 儒 学 做 了 创 造 性 的 发 展 ; 其 中 特 别 重 要 的 是 他 关 于 人 性 、 礼 法 、 人 的 地 位 、 名 实 关 系 的 学 说 , 这 一 学 说 构 成 他 的 整 个 思 想 体 系 的 基 础 。 其 思 想 资 料 主 要 保 存 在 《 荀 子 》 一 书 中 。

清 人 王 先 谦 《 荀 子 集 解 》 为 底 本 , 在 注 释 翻 译 过 程 中 , 参 考 了 前 人 和 时 贤 的 大 量 集 解 注 释 及 翻 译 的 著 作 , 由 于 体 例 的 限 制 , 恕 不 一 一 注 明 。 苟 子 其 书 , 错 讹 难 解 之 处 颇 多 , 脱 误 不 可 读 处 时 或 有 之 , 《 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》 在 注 释 和 翻 译 过 程 中 , 参 阅 、 斟 酌 了 诸 家 之 说 , 尽 量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, 个 别 窒 碍 难 通 之 处 , 不 敢 强 解 , 则 阙 如 。 《 王 制 》 篇 由 张 玉 亮 执 笔 , 由 我 修 改 润 色 。 笔 者 学 力 有 限 , 在 注 释 和 翻 译 方 面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出 现 不 当 或 错 讹 之 处 , 凡 此 , 尚 祈 读 者 批 评 指 正 。

六 子 全 书 之 荀 子 (套 装 上 下 册 )相 关 电 子 书 籍 下 载 (ebooks)由 网 友 自 发 共 享



http://www.ebookcn.com/book/156262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50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象 棋 的 历 史 :

象 棋 之 初 仅 六 子

唐 宋 两 代 定 格 局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20-May-2011 10:45) Posted:





每 方 六 子 , 分 别 为 : 枭 、 卢 、 雉 、 犊 、 塞 ( 二 枚 ) 。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48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六 子 全 书 之 列 子

book.kongfz.com

 
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45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

每 方 六 子 , 分 别 为 : 枭 、 卢 、 雉 、 犊 、 塞 ( 二 枚 ) 。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43  
Contact    Quote!
thanks a lot

Sporeguy      ( Date: 16-May-2011 10:06) Posted:



Hei, you missed Han Fei Zi (legalism), Mo Zi (compassion)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19-Apr-2011 15:02) Posted:



*     S A G E S *  

老 子 LAO ZI

孔 子 KONG ZI

孟 子 MENG ZI

庄 子 ZHUANG ZI

孙 子 SUN ZI

智 子   ZHI ZI
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May-2011 10:42  
Contact    Quote!
战 国 诸 子 百 家 ——十 列
2007-05-24 21:37
一 、 儒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孔 子 、 孟 子 、 荀 子 。 作 品 : 《 孔 子 》 、 《 孟 子 》 、 《 荀 子 》

儒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重 要 的 学 派 之 一 , 它 以 春 秋 时 孔 子 为 师 , 以 六 艺 为 法 , 崇 尚 「 礼 乐 」 和 「 仁 义 」 , 提 倡 「 忠 恕 」 和 不 偏 不 倚 的 「 中 庸 」 之 道 , 主 张 「 德 治 」 和 「 仁 政 」 , 重 视 道 德 伦 理 教 育 和 人 的 自 身 修 养 的 一 个 学 术 派 别 。

儒 家 强 调 教 育 的 功 能 , 认 为 重 教 化 、 轻 刑 罚 是 国 家 安 定 、 人 民 富 裕 幸 福 的 必 由 之 路 。 主 张 「 有 教 无 类 」 , 对 统 治 者 和 被 统 治 者 都 应 该 进 行 教 育 , 使 全 国 上 下 都 成 为 道 德 高 尚 的 人 。

在 政 治 上 , 还 主 张 以 礼 治 国 , 以 德 服 人 , 呼 吁 恢 复 「 周 礼 」 , 并 认 为 「 周 礼 」 是 实 现 理 想 政 治 的 理 想 大 道 。 至 战 国 时 , 儒 家 分 有 八 派 , 重 要 的 有 孟 子 和 荀 子 两 派 。

二 、 道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老 子 、 庄 子 。 作 品 : 《 道 德 经 》 、 《 庄 子 》

道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, 又 称 「 道 德 家 」 。 这 一 学 派 以 春 秋 末 年 老 子 关 于 「 道 」 的 学 说 作 为 理 论 基 础 , 以 「 道 」 说 明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质 、 本 源 、 构 成 和 变 化 。 认 为 天 道 无 为 , 万 物 自 然 化 生 , 否 认 上 帝 鬼 神 主 宰 一 切 , 主 张 道 法 自 然 , 顺 其 自 然 , 提 倡 清 静 无 为 , 守 雌 守 柔 , 以 柔 克 刚 。 政 治 理 想 是 「 小 国 寡 民 」 、 「 无 为 而 治 」 。 老 子 以 后 , 道 家 内 部 分 化 为 不 同 派 别 , 著 名 的 有 四 大 派 : 庄 子 学 派 、 杨 朱 学 派 、 宋 尹 学 派 和 黄 老 学 派 。

三 、 墨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墨 子 。 作 品 : 《 墨 子 》

墨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, 创 始 人 为 墨 翟 。

这 一 学 派 以 「 兼 相 爱 , 交 相 利 」 作 为 学 说 的 基 础 : 兼 , 视 人 如 己 ; 兼 爱 , 即 爱 人 如 己 。 「 天 下 兼 相 爱 」 , 就 可 达 到 「 交 相 利 」 的 目 的 。 政 治 上 主 张 尚 贤 、 尚 同 和 非 攻 ; 经 济 上 主 张 强 本 节 用 ; 思 想 上 提 出 尊 天 事 鬼 。 同 时 , 又 提 出 「 非 命 」 的 主 张 , 强 调 靠 自 身 的 强 力 从 事 。

墨 家 有 严 密 的 组 织 , 成 员 多 来 自 社 会 下 层 , 相 传 皆 能 赴 火 蹈 刀 , 以 自 苦 励 志 。 其 徒 属 从 事 谈 辩 者 , 称 「 墨 辩 」 ; 从 事 武 侠 者 , 称 「 墨 侠 」 ; 领 袖 称 「 巨 ( 钜 ) 子 」 。 其 纪 律 严 明 , 相 传 「 墨 者 之 法 , 杀 人 者 死 , 伤 人 者 刑 」 ( 《 吕 氏 春 秋 ·去 私 》 ) 。

墨 翟 死 后 , 分 裂 为 三 派 。 至 战 国 后 期 , 汇 合 成 二 支 : 一 支 注 重 认 识 论 、 逻 辑 学 、 数 学 、 光 学 、 力 学 等 学 科 的 研 究 , 是 谓 「 墨 家 后 学 」 ( 亦 称 「 后 期 墨 家 」 ) , 另 一 支 则 转 化 为 秦 汉 社 会 的 游 侠 。

四 、 法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韩 非 、 李 斯 。 作 品 : 《 韩 非 子 》

法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的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, 因 主 张 以 法 治 国 , 「 不 别 亲 疏 , 不 殊 贵 贱 , 一 断 于 法 」 , 故 称 之 为 法 家 。 春 秋 时 期 , 管 仲 、 子 产 即 是 法 家 的 先 驱 。 战 国 初 期 , 李 悝 、 商 鞅 、 申 不 害 、 慎 到 等 开 创 了 法 家 学 派 。 至 战 国 末 期 , 韩 非 综 合 商 鞅 的 「 法 」 、 慎 到 的 「 势 」 和 申 不 害 的 「 术 」 , 以 集 法 家 思 想 学 说 之 大 成 。

这 一 学 派 , 经 济 上 主 张 废 井 田 , 重 农 抑 商 、 奖 励 耕 战 ; 政 治 上 主 张 废 分 封 , 设 郡 县 , 君 主 专 制 , 仗 势 用 术 , 以 严 刑 峻 法 进 行 统 治 ; 思 想 和 教 育 方 面 , 则 主 张 禁 断 诸 子 百 家 学 说 , 以 法 为 教 , 以 吏 为 师 。 其 学 说 为 君 主 专 制 的 大 一 统 王 朝 的 建 立 , 提 供 了 理 论 根 据 和 行 动 方 略 。

《 汉 书 ·艺 文 志 》 著 录 法 家 著 作 有 二 百 十 七 篇 , 今 存 近 半 ,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《 商 君 书 》 和 《 韩 非 子 》 。

五 、 名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邓 析 、 惠 施 、 公 孙 龙 和 桓 团 。 作 品 : 《 公 孙 龙 子 》

名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的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, 因 从 事 论 辩 名 ( 名 称 、 概 念 ) 实 ( 事 实 、 实 在 ) 为 主 要 学 术 活 动 而 被 后 人 称 为 名 家 。 当 时 人 则 称 为 「 辩 者 」 、 「 察 士 」 或 「 刑 ( 形 ) 名 家 」 。 代 表 人 物 为 惠 施 和 公 孙 龙 。

六 、 阴 阳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邹 衍

阴 阳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, 因 提 倡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, 并 用 它 解 释 社 会 人 事 而 得 名 。 这 一 学 派 , 当 源 于 上 古 执 掌 天 文 历 数 的 统 治 阶 层 , 代 表 人 物 为 战 国 时 齐 人 邹 衍 。

阴 阳 学 说 认 为 阴 阳 是 事 物 本 身 具 有 的 正 反 两 种 对 立 和 转 化 的 力 量 , 可 用 以 说 明 事 物 发 展 变 化 的 规 律 。 五 行 学 说 认 为 万 物 皆 由 木 、 火 、 土 、 金 、 水 五 种 原 素 组 成 , 其 间 有 相 生 和 相 胜 (葜 )两 大 定 律 , 可 用 以 说 明 宇 宙 万 物 的 起 源 和 变 化 。 邹 衍 综 合 二 者 , 根 据 五 行 相 生 相 胜 说 , 把 五 行 的 属 性 释 为 「 五 德 」 , 创 「 五 德 终 始 说 」 , 并 以 之 作 为 历 代 王 朝 兴 废 的 规 律 , 为 新 兴 的 大 一 统 王 朝 的 建 立 提 供 理 论 根 据 。

《 汉 书 ·艺 文 志 》 著 录 此 派 著 作 二 十 一 种 , 已 全 部 散 佚 。 成 于 战 国 后 期 的 《 礼 记 ·月 令 》 , 有 人 说 是 阴 阳 家 的 作 品 。 《 管 子 》 中 有 些 篇 亦 属 阴 阳 家 之 作 , 《 吕 氏 春 秋 ·应 同 》 、 《 淮 南 子 ·齐 俗 训 》 、 《 史 记 ·秦 始 皇 本 纪 》 中 保 留 一 些 阴 阳 家 的 材 料 。

七 、 纵 横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苏 秦 、 张 仪 。 主 要 言 论 传 于 《 战 国 策 》

纵 横 家 是 中 国 战 国 时 以 纵 横 捭 阖 之 策 游 说 诸 侯 , 从 事 政 治 、 外 交 活 动 的 谋 士 。 列 为 诸 子 百 家 之 一 。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是 苏 秦 、 张 仪 等 。

战 国 时 南 与 北 合 为 纵 , 西 与 东 连 为 横 , 苏 秦 力 主 燕 、 赵 、 韩 、 魏 、 齐 、 楚 合 纵 以 拒 秦 , 张 仪 则 力 破 合 纵 , 连 横 六 国 分 别 事 秦 , 纵 横 家 由 此 得 名 。 他 们 的 活 动 对 于 战 国 时 政 治 、 军 事 格 局 的 变 化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。

《 战 国 策 》 对 其 活 动 有 大 量 记 载 。 据 《 汉 书 ·艺 文 志 》 记 载 , 纵 横 家 曾 有 著 作 「 十 六 家 百 七 篇 」 。

八 、 杂 家 : 代 表 人 物 : 吕 不 韦

杂 家 是 战 国 末 期 的 综 合 学 派 。 因 「 兼 儒 墨 、 合 名 法 」 , 「 于 百 家 之 道 无 不 贯 综 」 (《 汉 书 . 艺 文 志 》 及 颜 师 古 注 )而 得 名 。 秦 相 吕 不 韦 聚 集 门 客 编 着 的 《 吕 氏 春 秋 》 , 是 一 部 典 型 的 杂 家 著 作 集 。

九 、 农 家 ,

农 家 是 战 国 时 期 重 要 学 派 之 一 。 因 注 重 农 业 生 产 而 得 名 。 此 派 出 自 上 古 管 理 农 业 生 产 的 官 吏 。 他 们 认 为 农 业 是 衣 食 之 本 , 应 放 在 一 切 工 作 的 首 位 。 《 孟 子 . 滕 文 公 上 》 记 有 许 行 其 人 , 「 为 神 农 之 言 」 , 提 出 贤 者 应 「 与 民 并 耕 而 食 , 饔 飨 而 治 」 , 表 现 了 农 家 的 社 会 政 治 理 想 。 此 派 对 农 业 生 产 技 术 和 经 验 也 注 意 记 录 和 总 结 。 《 吕 氏 春 秋 》 中 的 〈 上 农 〉 、 〈 任 地 〉 、 〈 辩 土 〉 、 〈 审 时 〉 等 篇 , 被 认 为 是 研 究 先 秦 农 家 的 重 要 资 料 。

十 、 小 说 家 ,

小 说 家 , 先 秦 九 流 十 家 之 一 , 乃 采 集 民 间 传 说 议 论 , 借 以 考 察 民 情 风 俗 。 《 汉 书 ·艺 文 志 》 云 : 「 小 说 家 者 流 , 盖 出 于 稗 官 。 街 谈 巷 语 , 道 听 涂 说 者 之 所 造 也 。 」

诸 子 百 家 简 述

诸 子 百 家 中 , 儒 家 创 始 人 孔 子 因 继 承 三 代 中 原 文 化 正 统 , 在 诸 子 百 家 中 脱 颖 而 出 。 以 致 儒 家 学 说 不 仅 在 诸 子 百 家 中 地 位 显 著 , 而 且 还 成 为 传 统 文 化 的 主 流 、 核 心 内 容 , 对 中 民 民 族 精 神 形 成 产 生 了 无 与 伦 比 的 影 响 。 事 实 上 , 我 们 可 以 说 , 儒 家 并 非 通 常 意 义 上 的 学 术 或 学 派 , 儒 家 学 说 是 华 夏 民 族 的 文 化 精 华 , 也 是 华 夏 固 有 价 值 系 统 的 一 种 表 现 。 它 已 渗 透 传 统 文 化 的 每 一 根 毛 细 血 管 之 中 , 极 大 地 影 响 着 中 国 文 化 的 每 一 个 领 域 。 凡 是 从 中 国 土 壤 里 产 生 的 学 说 思 想 、 宗 教 派 别 , 甚 至 是 外 来 文 化 、 外 来 宗 教 , 都 不 能 避 免 带 上 儒 家 文 化 的 痕 迹 。 于 今 而 言 , 犹 不 止 此 。 儒 家 思 想 亦 对 世 界 文 化 还 产 生 了 永 久 的 影 响 ( 我 们 知 道 , 日 本 和 “四 小 龙 ”推 崇 儒 学 也 是 在 它 们 已 实 现 或 者 基 本 现 代 化 后 , 为 解 决 现 代 化 所 带 来 的 信 仰 危 机 、 道 德 滑 坡 问 题 而 采 取 的 补 偏 救 弊 措 施 。 所 谓 “东 南 亚 文 化 圈 ”, 基 本 上 就 是 以 儒 学 为 主 体 的 文 化 构 成 模 式 。 它 有 力 地 推 动 了 东 南 亚 的 社 会 文 明 与 进 步 。 随 着 历 史 的 发 展 , 儒 家 伦 理 正 在 进 入 西 方 国 家 ) 。

关 于 对 诸 子 百 家 的 派 别 归 类 , 司 马 谈 列 举 了 六 家 , “乃 论 六 家 之 要 指 曰 : 易 大 传 : ‘天 下 一 致 而 百 虑 , 同 归 而 殊 途 。 " 夫 阴 阳 、 儒 、 墨 、 名 、 法 、 道 德 , 此 务 为 治 者 也 ”( 《 史 记 ·太 史 公 自 序 》 ) 。 《 汉 书 ·艺 文 志 》 中 的 刘 歆 《 七 略 》 的 诸 子 略 分 为 十 家 : 儒 、 道 、 阴 阳 、 法 、 名 、 墨 、 纵 横 、 杂 、 农 、 小 说 。 除 去 小 说 家 不 谈 , 所 以 称 " 九 流 十 家 " 。

诸 子 所 以 说 是 政 治 学 派 的 总 称 , 是 因 为 其 各 家 的 基 本 宗 旨 大 都 是 为 国 君 提 供 政 治 方 略 。 儒 家 主 张 以 德 化 民 ; 道 家 主 张 无 为 而 治 ; 法 家 主 张 信 赏 必 罚 ; 墨 家 主 张 兼 爱 尚 同 ; 名 家 主 张 去 尊 偃 兵 。 汉 代 以 后 , 墨 家 和 名 家 成 为 绝 学 , 农 家 独 立 成 一 门 技 术 性 学 科 , 阴 阳 家 演 化 为 神 秘 的 方 术 。 因 此 对 后 来 大 一 统 王 朝 政 治 产 生 影 响 的 只 有 儒 、 道 、 法 。

诸 子 百 家 的 许 多 思 想 给 后 代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启 示 。 如 儒 家 的 “仁 政 ”、 、 “己 所 不 欲 , 勿 施 于 人 ”的 “恕 道 ”; 孟 子 的 古 代 民 主 思 想 ; 道 家 的 辩 证 法 ; 墨 家 的 科 学 思 想 ; 法 家 的 唯 物 思 想 ; 兵 家 的 军 事 思 想 等 , 在 今 天 依 然 闪 烁 光 芒 。 便 是 那 “诡 辩 ”的 名 家 , 也 开 创 了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的 逻 辑 学 领 域 。 我 们 可 以 、 也 应 该 鉴 借 儒 家 的 刚 健 有 为 精 神 , 来 激 励 自 己 发 愤 图 强 ; 鉴 借 儒 家 的 公 忠 为 国 精 神 , 来 培 育 自 己 的 爱 国 情 怀 ; 鉴 借 儒 家 的 " 以 义 制 利 " 精 神 , 来 启 示 自 己 正 确 对 待 物 质 利 益 , 鉴 借 儒 家 的 仁 爱 精 神 , 来 培 育 自 己 热 爱 人 民 的 高 尚 情 操 ; 鉴 借 儒 家 的 气 节 观 念 , 来 培 育 自 己 的 自 尊 、 自 强 的 独 立 人 格 ; 也 鉴 借 墨 家 的 " 兼 爱 " 、 " 尚 贤 " 、 " 节 用 " ; 道 家 的 “少 私 寡 欲 ”、 “道 法 自 然 ”; 法 家 的 " 废 私 立 公 " , 等
等 思 想 。
 
 
Sporeguy
    16-May-2011 10:06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Hei, you missed Han Fei Zi (legalism), Mo Zi (compassion)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19-Apr-2011 15:02) Posted:



*     S A G E S *  

老 子 LAO ZI

孔 子 KONG ZI

孟 子 MENG ZI

庄 子 ZHUANG ZI

孙 子 SUN ZI

智 子   ZHI ZI

 

 
pharoah88
    16-May-2011 09:47  
Contact    Quote!
“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,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”
 
是 范 仲 淹 的 名 言 , 表 达 了 他 忧 国 忧 民 的 胸 怀 。 这 句 话 意 思 是 一 个 仁 人 志 士 应 该 在 天 下 人 之 前 忧 虑 , 在 天 下 人 之 后 享 乐 。

“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,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”是 一 种 为 人 民 , 也 就 是 为 大 多 数 人 的 幸 福 观
 
在 我 们 这 个 时 代 又 赋 予 它 新 的 含 义 , 就 是
为 人 民 着 想 , 把 自 己 的 幸 福 同 人 民 的 幸 福 连 结 在 一 起
为 实 现 人 类 美 好 的 理 想 而 奋 斗 。
现 在 , 我 们 正 走 在 致 富 奔 小 康 的 大 道 上 , 如 果 说 和 平 建 设 是 “乐 ”, 那 么 我 们 先 应 该 看 到 “忧 ”, 因 为 国 家 还 很 贫 穷 ,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才 会 未 雨 绸 缪 。
作 为 一 名 公 务 员 , 肩 负 着 人 民 赋 予 的 权 力 和 重 任 。
要 吃 苦 在 前 , 享 受 在 后 。
要 为 国 分 忧 , 拿 出 实 际 行 动 来 ,
权 为 民 所 用 , 利 为 民 所 谋
 
 
pharoah88
    16-May-2011 09:17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子 曰 : 「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, 三 十 而 立 , 四 十 而 不 惑 ,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, 六 十 而 耳 顺 , 七 十 而 从 心 所 欲 ,

 
三 十 而 立 : 三 十 岁 时 , 人 当 自 立 , 这 个 立 , 原 意 是 立 身 的 意 思 , 所 谓 立 身 , 就 是 丈 夫 有 栖 身 之 所 , 有 所 业 。 而 不 是 立 志 的 意 思 !


四 十 不 惑 : 人 到 了 四 十 岁 , 应 该 业 有 所 成 , 不 会 因 为 无 业 尔 所 困 惑 , 并 对 人 生 或 者 事 业 有 一 定 的 把 握 和 理 解 。


五 十 天 命 : 孔 子 认 为 , 人 到 了 五 十 , 人 生 之 中 的 机 运 已 经 了 解 清 楚 , 知 道 了 生 命 的 真 谛 。 。


六 十 知 耳 顺 : 人 到 了 六 十 岁 , 在 孔 子 看 来 ,耳 顺 之 年 应 该 是 不 远 游 ,万 事 由 之 的 时 候 ,因 此 , 不 会 因 为 很 多 尘 事 纷 扰 不 休 而 觉 得 心 有 所 役 。 同 时 , 学 就 知 名 “ 所 从 知 天 命 至 耳 顺 , 学 就 知 明 , 成 圣 之 验 也 。 未 五 十 、 六 十 之 时 , 未 能 知 天 命 、 至 耳 顺 也 , 则 谓 之 “且 ”矣 。 ”


七 十 随 心 所 欲 : 经 历 知 命 。 耳 顺 后 , 学 业 和 心 性 到 了 很 高 的 境 界 , 或 者 说 到 了 成 圣 德 地 步 , 自 然 随 心 所 欲 。
孔 子 所 说 的 话 , 其 实 是 从 学 业 和 个 人 修 养 的 角 度 上 来 说 的 , 今 人 赋 予 它 很 多 其 他 的 意 义 ! 也 算 是 发 扬 光 大 了 !
 
 
pharoah88
    12-May-2011 17:26  
Contact    Quote!
HUMAN  OSTRICH
head in the sand


POLICY  MAKER
 
 
pharoah88
    12-May-2011 16:04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     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1-Apr-2011 10:07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SAGE  LAO ZI  says

" NO  GOVERNMENT  IS  BEST GOVERNMENT"

道 常 无 为 无 所 不 为
 

 
pharoah88
    20-Apr-2011 11:40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老 子 《 道 德 经 》 说 :

天 之 道 ,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。

人 之 道 , 则 不 然 ,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。 ”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Apr-2011 08:16  
Contact    Quote!
子 曰 :" 由 ,诲 女 知 之 乎 ! 知 之 为 知 之 ,不 知 为 不 知 ,是 知 也 ."


孔 子 说 :" 由 ,教 给 你 对 待 知 与 不 知 的 态 度 吧 :


知 道 就 是 知 道 ,不 知 道 就 是 不 知 道 ,这 就 是 聪 明 智 慧 ."
 
 
pharoah88
    20-Apr-2011 08:14  
Contact    Quote!
子 曰 :"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,思 而 不 学 则 殆 ."

孔 子 说 :


" 只 读 书 却 不 思 考 ,就 会 迷 惑 而 无 所 适 从

只 是 空 想 却 不 读 书 ,就 会 有 害 ."
 
 
pharoah88
    19-Apr-2011 15:18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yes

they are wIse不 惑 ] peOple tOO !

 

yummygd      ( Date: 19-Apr-2011 15:13) Posted:

ohhhhhhh i thought all e zi are all smart people...almost thinking of changin my son's name hahaha

pharoah88      ( Date: 19-Apr-2011 15:07) Posted:



because they are ALL

君 子 JUN ZI 

[GENTLEMAN]


 
 
pharoah88
    19-Apr-2011 15:15  
Contact    Quote!




A gOOd  leader

is  like a  candle [c n lead]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it  cOnsUmes  itself

tO  light  the  WAY  fOr  Others

LEADING  by  EXAMPLE 
 
Important: Please read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Privacy Policy .